苏州莱博睿思拥有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细胞分选技术,利用微流控芯片巧妙的流道设计,在不依赖抗体的情况下实现背景细胞和目标细胞的高效分离,并保证细胞的高活性以便开展多种下游应用。定制化微流控芯片可实现不同细胞的分离,从而实现不同临床场景的应用。
Labyrinth 细胞分选平台

Labyrinth® 微流控芯片技术优势
- 高捕获率:跨癌种 95% 以上 CTC 捕获率,可捕获关键稀有亚型细胞
- 可捕获全范围性 CTC:不受限于传统抗体型 CTC 技术的单一族群捕获特性,可捕获包含上皮型、间充质型、混合型、干细胞型、细胞团簇等在内的全范围性 CTC
- 高纯度:99.99999% (10^7) 血细胞移除效率,极高信噪比
- 高通量:15分钟完成样本纯化
- 高活性:95% 以上细胞活性,纯化细胞可用于细胞株培养、建立老鼠模型
循环肿瘤细胞概述
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 是指在肿瘤形成和进展过程中从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能够真实反应肿瘤负荷,也是癌症复发、转移的主要元凶。CTC 的来源是由体内已经存在的实体瘤所脱落,CTC 数目代表体内实体瘤向血液中释放癌细胞的能力,数目越高代表肿瘤负荷越大,相应的疾病风险程度也越高。通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会即时清除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异常细胞,因此健康人体内仅会有微量或者没有 CTC 存在。癌症患者每一毫升血液中的 CTC 数目由数个到数百个不等,相当于每十亿个正常血细胞中仅有数个 CTC 存在,因此对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
稀有性:捕捉难度大
CTC在外周血中极为稀少,通常每毫升血液中仅有1-10个CTC,与大量的正常血细胞(约10⁹个红细胞和10⁷个白细胞)共存。
异质性:识别与分离极其困难
CTC在形态、分子特征、遗传特征、功能上高度差异;
可以实现演化;
这样的多样性、演化特性决定了癌症治疗中出现耐药与转移。
形态特异性:单一捕获方案效果差
相较于正常血细胞,CTC通常具有较大的细胞体积、较大的核质比和异常的细胞核形态(如核异型性),但具体形态可能因肿瘤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多类型:不同类型的CTC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CTC包括不同亚型:上皮型CTC、间质型CTC、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状态的混合型CTC,部分CTC还可能处于干细胞样状态。

CTC 检测有诸多优点,包括其无创性 (non-invasive)、可多次检测、可进行泛癌种检测、可精确反映肿瘤变化诸如疾病进展、疗效追踪、靶点及耐药性分析、转移性风险等。举例而言,患者可在疾病早期阶段由 CTC 检测发现癌症风险,进行早期临床干预,在治疗前及治疗中以 CTC 变化实时监控疗效,并以 CTC 辅助诊断筛选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以消灭体内剩余的癌细胞。治疗完成后,定期接受 CTC 检测,密切监控复发转移风险,必要时进行临床干预,实现真正意义上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疗效追踪、到术后监控的癌症全周期管理。